五千学生为求学从河南逃至台湾,曾集体自发绝食3天

2017-09-22 04:06:35

新闻中心>校园司令>正文内容

已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二周,新一批的同学脱下厚重的军训服,开始正式上课。

热情的学长学姐,儒雅翩翩或幽默风趣的老师。大学与中学太不一样了,新奇的事物新奇的人,似乎无论如何都不会有中学那样的“苦难”——没完没了的作业,不能玩手机,不能自由生长。

70年前的战乱年代,也有一批十七八岁的学生,为了躲避战乱坚持读书,从河南南阳,经湖北永州,贵州遵义,广西百色,越南谅山至金兰湾,时隔4年零7个月,到达台湾。

他们来时5000多人,最后只剩218人。

17岁的诗人痖弦也在里面。

“那一天,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孩子什么都不懂,就觉得好玩,高兴,觉得不用做功课了。出南阳城的时候,我妈妈烙了一些油饼,跟着我们到城墙边上,我们马上就要开拔了嘛,乡下的孩子最不好意思的就是爸爸妈妈让同学看到。觉得爸爸妈妈好土,同学看到不好意思。”

1948年11月3日下午,华中“剿总”司令白崇禧回电王凌云,准备向襄阳突围,并说已令张淦兵团向新野出动,掩护撤退。

11月4日清晨,上午8时。城内各中学和师范学校接到绥靖区总部命令:“各校员工和17岁以上的青年学生,一律随军撤退……上午12时以前,齐集朝山街寨门,听候命令,违者以军法从事。”

突如其来的调令让师生十分惊恐,然而由于紧张的局势与联合大学的前车之鉴。一切又开始变得有条理,被迫南逃的除了5千多的师生之外,还有5千多的青年市民与员工。总计人口4万多的南阳,这一下子失去的1万多人,整个南阳的希望。

部队与师生一共分成三条线路:左路由南阳至茶庵一线向南,右路由南阳至潦河一线向南,这两路均系国民党军队。伪南阳专署、伪南阳县府、伪南阳县党部与被裹胁的师生位于中路,人数最多。

师生们到了没有战争的地方,停下来,放下板凳就上课。通常在寺庙或是祠堂里驻点,夜里睡在寺庙的地上,铺店稻草,白天每个人带着一个方块土板,坐在空地或者土墙上,把老师围在中间,就开始听讲。用石灰,或甚至用石块,都可以在土板上写字。

穿越了整个湖北省,到了湖北的津市时。一个叫马淑玲的学生,却下定决心不走了:她要会回家。那样的年代里,随意的一个分离都会带来通往未知的变数。

有人回忆说,孩子们用绳子把自己的身体想方设法固定在车顶上,还是免不了在车的震动中被摔下来。火车每次经过山洞,大家都紧张的趴下,出了山洞,就少了几个人。慌乱的时候,从车顶掉下的来摔死的人,尸体夹在车门口,争相上车的人就会把尸体当做踏板上下。

马淑玲离开了,她留下一直带在身边的《古文观止》,给同学赵连发做纪念。

1949年3月,大部队步行到零陵,也就是柳宗元被放逐的地方——永州。同样是放逐与逃离,部分师生驻扎在柳子庙,马淑玲留下的《古文观止》成为了逃难岁月里的珍贵教材。校长张子静要全校学生分页互相抄,人手一份,然后严格要求:每人背下三十篇。

同样是在永州,贴在街头巷尾的征兵启示之后,痖弦脱离了大部队。

龙应台:你怎么会离开呢?

痖弦:报名的时候出来一个说河南话的老乡,我们乡下孩子听到他说河南话,心想这个人呢一定不是坏人。那个人说,“吃饭了吃饭了。”,煮了一大锅猪肉给我们吃。我们总有大半年没吃过肉了。吃完肉后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就说那就报名吧!一个礼拜就走了。

1949年10月初,国民党政权危在旦夕,豫衡联中校长胡毓瑞奉命前往广西桂林另找新校址,原景武高中教师、豫衡联中高中部主任张子静代理校长。

10月11日,豫衡联中奉命迁往贵州遵义。为了行动方便,师生分成两批出发。第一批师生由张子静带领冒雨步行,过了湘桂交界的黄沙河前往贵州。第二批师生则遇到了解放军,随即登记造册,分批由冷水滩车站遣返南阳。

再聚合的时候,是一个叫金城江的小站。此时,学生的命运与国民党士兵合成一股,刚好奉命往百色撤退的九十七军二四六团,愿意保护学生往前走。就这样,一行人逃入了凤凰山区之后的“十万大山”。

1949年12月14日,南阳师生由广西南边的公姆山经过谅山到达越南北部山区蒙阳。南阳师生同败退于此的国民党第一兵团司令官黄杰所率部队都被看作俘虏,拘禁于集中营中。然而即使在这样艰苦的岁月中,张子静依旧指挥学生,盖起茅舍,并于50年1月正式复课。

1950年4月,国民党政府驻越南河内总领事馆给张子静来电,表示尽快解决困难,并派人慰问南阳师生。

1950年6月14日将南阳师生随同国民党官兵南迁到越南中部的金兰湾。在此,师生们又建起了简陋校舍。

1951年12月25日,在金兰湾的南阳师生和国民党官兵共3万人联合举行了为时3天的绝食活动,抗议法方背弃信诺,将这批中国人视为战俘,一拖两年不肯释放,结果获胜。

1953年6月,南阳师生奉命随同逃越的国民党官兵登上轮船,航行9天,先抵台湾高雄,继而转到台北。

龙应台:爸妈什么时候过世?

痖弦:音讯全无啊。上个月就是到青海去找我父亲的墓,没有找到,他死在青海劳动改造营。我妈妈是死在家乡,我妈妈在儿子生死不明,丈夫生死不明的情况下熬了好几年,连病带饿死在我家乡。我妈妈死前告诉她一起做针线活的四娘说,“我是想我儿子想死的,我儿子回来你告诉他,我是想他想死的!”

有时候历史总是过分巧妙。校长张子静对赵连发说“将来两岸开放后,你回老家时,把书带回去给马淑玲,告诉她,校长代表全校师生向她表示感谢。”而60年后,赵连发真的找回了马淑玲,将早已泛黄却毫无损坏的《古文观止》物归原主。

到如今已经无法得知,战争年代的中华大地承载了怎样的创伤。不仅仅是豫衡联中,诸如山东的八所中学的联合学校,也在大地上从北向南的逃亡,为了读书,也为了生存。

刚刚过去的“九一八”,即将到来的“十一”。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将以怎样的姿态面对当下的新中国?我们又将以怎样的姿态面对我们自己?

你,准备好了吗?

资料来源:

张晓刚《南阳历史上悲惨的一页》

龙应台《大江大海》

(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 | 学生集体舞 | 从深圳到台湾 | 正版求学 | 河南会计从业资格书 | 河南会计从业资格题

本文标题:五千学生为求学从河南逃至台湾,曾集体自发绝食3天

五千 生为 求学 河南 台湾

网站首页 | 百分之一旗舰店 | 拼多多优惠券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2024-04-24 02:13:09

Copyright © 2024 百分之一.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0906146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