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抗日战争的胜负手

2017-09-19 06:25:56

新闻中心>风长眼量>正文内容

中国几千年战争史,从改朝换代的角度看,从关中由西往东统一中国,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刘邦击败项羽等,是比较多见的。从北往南统一中国的次数也不少,蒙古灭南宋,清朝灭明朝都是如此。从南往北统一中国,就只有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从东往西呢,只有项羽从长三角起兵杀入关中,但最后还是失败了,从来没有成功的案例。

总结起来,中国统一战争中,从西往东和从北往南是主流,从东往西一次都没有。这里面的原因不便细说,以免喧宾夺主。

1930年代的形势,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加上朝鲜地区,日本在东北亚大陆上控制的地盘,远远超过当年满清在山海关外的领土。日本厉兵秣马,准备南下华北,重走一次清朝统一中国的过程。

摆在民国面前的局,比明朝末年更危险,日本不仅武器装备占绝对优势,连从北往南统一中国的几千年宿命也是偏向日本的。

如果能将日军的进攻方向,改变为从东往西,那么宿命上国军就赢得了天意。天意不可违,几千年中国都没人成功,日本人也绝不可能逆天做到。

那么具体把日本吸引到东部哪个地方呢?上海!上海被誉为东方巴黎,是远东最繁华最国际化的城市。全国财阀富豪集中在这里,上海名媛闻名世界,各国租界也在这里,军政商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喜欢来这里。

1932年,日军曾在上海闹事引起战争,当时民国政府内讧,蒋介石都下野了,汪精卫代表民国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国军队全部撤出上海,日军则有几千兵力进驻。

如果将上海作为交战发起点,可以拔掉日军在中国后方的这颗钉子。上海对日寇无疑有足够吸引力,只是毁掉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确有点壮士断腕,弃车保帅的意味。不过后来发生的全面抗日战争,全国其他战火中的城市,哪个不是生灵涂炭。

1937年,日军在经过几年准备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7月7日,卢沟桥事变,8月初日军开始进攻北平(北京),日寇的战略很清晰,就是从北往南打,像清朝灭亡明朝那样打。

国军已经没有时间再做准备,必须立刻在上海发动一场超大规模的战争(淞沪会战),将日军主力吸引到上海,才能改变日军从北往南打的战略。

国军经过几年的准备,有一些德式装备,可整体上与日军装备差距较大。战争开打前几年,国军在上海周边集结了几十万大军,一个团的官兵化装成上海保安团,进入上海虹桥和龙华机场,以期万一战事突起里应外合。

8月13日,当日军进攻北平门户居庸关、八达岭一线时,淞沪会战打响,谁也想不到,发起战争的不是日军,而是国民革命军。

随着战事深入,双方都在不断增兵。中国通往上海的所有交通线上,穿草鞋的四川部队、戴斗笠的江西部队、颧骨突出的两广部队,以及精锐的中央嫡系部队或步行、或车运,星夜兼程向上海汇聚。中国已经几百年没有出现各路勤王之师拥护中央,共同抵御外敌的作战情景。淞沪会战,融合了中国所有军民的意志和力量!

淞沪会战,中国先后投入6个集团军70多个师,共计70余万人。日军也空前规模地投入了9个师团、2个舰队、400多架飞机,总兵力27万余人。

11月12日,大上海沦陷。中国伤亡25万多人,日本伤亡9万多人,伤亡比2.78:1,这个比例有点偏大,这里面的原因有武器差距,也有中国军队临战指挥不利的因素。但是国军已经成功实现战略,日本从北往南的进攻,被国军扭转为从东往西。

战前日军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实际上他们三个月只攻下一个上海,而且大战略上已经被国军拖入由东往西的不利宿命中。虽然北平也失守了,但日军主战场已被迫转移到上海。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中日双方又打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日军始终是从东往西进攻,战线被拉的七零八落。而西部的四川盆地和关中平原,则牢牢掌控在国军手中。假如日军从北往南攻,在进攻长江一线前先入关中,下汉中,那时候民国政府恐怕连迁都四川盆地的机会都没有。

等到长沙会战打完,日军已是强弩之末,再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而美国介入二战后,国军更是处于只胜不败的位置,在持久战中,只等给日寇最后一击。

这一切,都得感谢上海的牺牲。上海是壮士断腕中的腕,弃车保帅中的车。武器装备中国不如日本,但是宏观战略方面,小小岛国人是永远不可能,和玩了几千年大国战略的中国人相比的。


推荐: | 抗日战争的细节 | 我和老爸的战争 | 犹太人的货币战争 | 战争机器 | 战争模型

本文标题:淞沪会战,抗日战争的胜负手

淞沪 会战 抗日战争 胜负

网站首页 | 百分之一旗舰店 | 拼多多优惠券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2024-04-25 22:18:26

Copyright © 2024 百分之一.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0906146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