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抗圣旨,却大破辽军!宋朝“积弱”的原因在这儿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始终致力于天下一统,为此他于979年北伐,企图收复被辽国占据的燕云十六州地区,结果宋军在高粱河一战惨败,此后宋辽边境战火四起,交战不断。宋辽交锋过程中,虽然有杨业的雁门关大捷,但宋军始终处于不利。如歧沟关之战,十万宋军所剩无几;君子馆之战,宋将刘廷让所部“全军皆没,死者数万人”。

难道真是宋军太弱,辽军太强吗?真相恐怕未必如此。979年9月,宋军在满城力挫辽军,取得了一次重大的军事胜利。说起满城之战胜利的原因十分滑稽,是因为宋军主将抗旨不遵,临战改变策略,采取的一次辉煌战绩。

满城之战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979年9月,辽景宗耶律贤果命韩匡嗣、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率领兵数万南下,企图进攻宋朝北部重镇镇州(今河北正定县),以报宋军围攻幽州(今北京市)之仇。宋太宗兵败之时,早就料到辽军可能报复,于是任命一批将领率军戍边。

9月30日,辽军抵达满城西部集结。宋将刘廷翰率部列阵于徐河(今河北满城北),崔彦进率所部自关南北上黑芦堤(今河北容城西南)北转向西进,沿长城口(今河北徐水西北)潜师辽军侧后,对辽军形成夹击之势。没过多久,宋将李汉琼、崔翰也领兵抵徐河,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宋军这边的主将是刘廷翰,他按照宋太宗钦赐的“平戎万全阵”,布成八个阵,准备与辽军决战。此时右龙武将军赵延进登高瞭望,发现“东西亘野,不见其际”,而宋军的阵形之间相距百步,阵型松散,“士众疑惧,略无斗志”。

赵延进向诸将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抗旨改阵,“合而击之,可以决胜”。违反圣旨那可是大罪,诸将狐疑不定。宋太宗的安排也十分有趣,他其实没有给诸军安排一位名望相当的主将,虽然名义上刘廷翰是主将,但他的军衔只是个观察使,而李汉琼、崔翰都是节度使,高于刘廷翰。因此无人敢承担临战改阵的责任。

最后监军李继隆看不下去了,他对诸将说道:“兵贵适变,安可预定!违诏之罪,继隆请独当之。”李继隆是何许人也?虽然他也出身将门,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妹妹是宋太宗的皇后。诸将见皇帝的大舅子都说话,这才下定心意,改为八阵为二阵,前后相副。同事宋军还用了点小计谋,宋遣使赴辽营诈降,以换取改阵时间。

辽军也并非无能人,大将耶律休哥识破宋军企图,劝主将韩匡嗣不可轻信。但韩匡嗣不听,结果遭宋军突袭。韩匡嗣仓促应战,辽军大败,只得引兵向西溃逃,又遭崔彦进伏击,死伤甚众。史书记载,此战宋军“斩首万馀级,获马千馀匹,生擒其将三人,俘老幼三万户及兵器军帐甚众”,取得了满城之战的胜利。

从满城之战不难看出,宋朝在对外战争中败多胜少的一方面原因。在宋太祖时期,平定各方割据势力时,他从未授予什么阵图、方略,对用兵过程从不遥控指挥。而宋太宗由于的自身即位的原因,所以对武将格外提防,每次作战都用监军牵制主帅、使用阵图控制将帅,还派出走马承受公事随时汇报军情,所谓“图阵形,规庙胜,尽授纪律,遥制便宜,主帅遵行,贵臣督视”。众所周知,战场上的形势千变万化,战争更是讲究随机应变。

对于这样的结果,宋太宗不可能不知道,但他确有一套自己的道理,他常说“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需谨此。”相比较于外忧来讲,他更担心“内患”,也正是基于此,武将才被阵图所束缚。

正所谓天算不如人算,1127年金军攻破东京汴梁,宣告北宋王朝灭亡,北宋最终没有亡于“内患”,而是毁于外忧,这恐怕是宋太宗做梦也不会想到的结局。

—————————————————

品读千年变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请关注【纵横五千年】


推荐: | 我在这儿成长阅读 | 古装女宋朝 | 宋朝服饰男 | 在东京大点的 | 在换季的时候

本文标题:违抗圣旨,却大破辽军!宋朝“积弱”的原因在这儿

违抗 圣旨 大破 宋朝 积弱

网站首页 | 百分之一旗舰店 | 拼多多优惠券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2024-05-08 13:14:16

Copyright © 2024 百分之一.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0906146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