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第一大战牧野之战,真相是所谓的仁者之战吗

2016-12-23 03:31:45

新闻中心>风长眼量>正文内容

上古第一大战牧野之战,开战之前,我们先了解下双方实力情况及参战队员。

挑战者:周方国(以下简称周方),迎战者:商王朝(以下简称商方)

【周方成员】

最高统帅:周武王姬发

副统帅:姜子牙

不知名将领若干,不知名兵士若干

【商方成员】

最高统帅:商纣王

副统帅:费仲、恶来

不知名将领若干,不知名兵士若干

【周方军力】

战车:三百辆;

虎贲:三千人;

轻甲步兵,四万五千人;

辅助诸侯部队战车:四千辆;

辅助诸侯部队兵士:若干万。

【商方军力】

兵士:十七万(对外号称七十万)。

各自优缺点——

【周方优点】

全是国内精锐部队,战斗力较强,屡次参加周方国对外扩张战役,因而具有丰富的斗争经验,改朝换代的兴奋精神,为士气注入名为“高昂”的强心剂。

各诸侯参战,“民”心所向,虽非师出有名,也是自认为的“正义之战”,道义上站得住脚,心里不吃亏,打起来陪有劲,特有气势。

【周方缺点】

经过长途跋涉,入境作战,疲惫难免,未得到有效休息,未能达到最佳状态,在人生地不熟的状态下作战,未能得心应手,交战对手也不是什么先前小国的鱼腩部队,可以任意砍杀。

参战部队越多,越是难以掌控,特别是各诸侯部队,“各自为政,不听调遣”是其主要特色,“向来只崇奉实力”的性格特征,注定其出工不出力的现实,一旦战场风向有变,墙头草般的反复变幻,容易产生引导战局走向的倒戈现象。

【商方优点】

本土作战,而是反侵略斗争,士气不低,主力部队战斗实力久经考验,尤其是东夷人的战火洗礼,更为强健,熟悉地形,便于发挥,心里上也具有一定优势。

【商方缺点】

部队成分太过复杂,应大多数是临时征召,待刑的死囚犯、晃荡的无业游民、扛锄头的农民、没地位的奴隶、各行业的工作者,充斥其间,稀释了队伍本身应有的纯粹性,典型的先天性不足。

整体实力不高,不适合于大规模会战,东夷人的战争消耗过多,实力有所不济,突入到来的访客,迫使仓促应战,准备极为不充分,手忙脚乱下,即使正常水平也难有发挥。

总体而言,周方有军队纯粹性的优势,也有入境作战的劣势,商方有队伍不纯的劣势,也有本土作战的优势。

牧野之战的过程,实在简略得令人大跌眼镜。

《史记》上如是说:“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

《竹书纪年》上如是说:“十二年辛卯,王率西夷諸侯伐殷,败之于坶野。”

《帝王世纪》上如实说:“王乃释旄而系之,与纣战,纣师败绩,擒费仲、恶来。”

这是最为传统的说法,也是小时候历史课本上所要灌输给我们的版本,因为自己阵营内部人员(特指被压迫的奴隶)的临阵倒戈,没有经过交锋,商纣王就败了,老师告诉我们,这就是正义的力量,当正义打邪恶时,不流血的战争是可以产生的。

后然,了解得多了,才知道原来事实并非这样,这天下从来就没有不流血的战争,不管它是正义的和非正义的,即使是无需动刀动枪的政治斗争,也都是血流满地,别说是战场上的真正厮杀,就是武侠小说里大侠决斗大魔头打起来也难免得会有伤痕,完全不见血的零伤害,那是非地球产物。

之所以有这样的版本流传于世,全是受了儒家思想的洗脑,追溯其始作俑者,完全可以找到一个响亮的大名,儒家学派的最高级人物层中的二把手,拥有“亚圣”头衔的孟轲。

孟轲先生,大家都叫他孟子来着,孔子之后的儒家又一位大圣人,知名著作《孟子》中有这么一段话:“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南面而征,北夷怨;东面而征,西夷怨,曰:‘奚为后我?’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王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

整段就不翻译了,整体意思上是说:一个国家的君主,只要是好行仁义的,必然会天下无敌的,就像周武王伐商那样,正义的战争,都不用打就赢了。

这是孟先生常常提到的“仁者无敌”,周文王昌老兄也是按照这个思路来被后人所打造的,周武王姬发同志则是孟轲先生这一思想的代言人,因而孟先生对其美而又化之,不惜抹杀史料上的有关记载,以支持自己的理论。

这是中国文化人的一贯“优良作风”,再提到某个自己建立的观点时,往往会将许多不利因素选择性遗忘,至今而不衰。

举证出的例子也常是信口胡诌或是道听途说,即是选用材料,也是经过精心腌制,有重点的选取,不惜分割以符合所谓的事实,就像现代娱记只凭着明星口中一句半句话,就能引申出许多事件来,依据的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牧野之战的真正事实,孟轲先生还是提到了的,只是他是以不可置信地口吻来说的:“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大白话:仁义的人是可以无敌于天下的,最仁义的讨伐最不仁义的,又怎么会出现“血流漂杵”的惨象呢?

血流漂杵,血流成了河,连舂米的木棰都漂了起来,战争进行得非常惨烈,人员死亡很多。这就是牧野之战的真相。

孟轲先生不相信及缄口否认的这一事实,记录在一本古代书籍的一个篇章里,孟轲先生也在话里面提到了这本书的这个篇章:“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孟二哥认为,《武成》这一篇,只是取其中的百分之二三十就够了,其余的因为内容不真实而不可采信,为支持这一论点,孟轲先生还说了一个后世人常常引用的经典名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按照孟轲先生的观点,反用于他的书,那也是不可尽信的。

后人就曾经反驳过孟轲先生的这个观点,东汉著名的哲学大佬、彻底的无神论者王充在其著作《论衡》中就提到:“察《武成》之篇,牧野之战,血流浮杵,赤地千里。由此言之,周之取殷,与汉、秦一实也。而云取殷易,兵不血刃,美武王之德,增益其实也。”

这话说得多实在,哪个朝代替代前朝时不流血的,所谓的“兵不血刃”的真实缘由,就是为了凸显周武王的美德,增加他的声誉罢了,古往今来,能把武王伐商的实质,说得这样透彻的,王充当为第一人。

这里王老先生又加上了“赤地千里”一词,显然是为支持自己的观点又加上了一点料,文人们的通病,谁也难以避免啊,还是来看下被记录在那本古书中《武成》篇里的原话:“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一戎衣,天下大定。”

倒戈事件是有的,血流漂杵事件也是有的,并非是人们所说的只有倒戈没有流血,或只有流血没有倒戈。

现在很多人给历史翻案就喜欢走极端,非彼即他,网上看到好多篇为牧野之战的翻案文章,提到这次战争,将先前固有兵不血刃美好传说推翻,也将倒戈事件全部抹杀,不知诸位笔者在看到“血流漂杵”四字两眼发光时,为何不往前面多瞅几眼,白字黑字写得分明,还有“前徒倒戈”四字呢。

断章取义,确实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当一句话、一件事、或是一个行为,被人有意地屈解与误读,再也不是先前的那种意义,人们将被引导入一个相反的境地,从而越行越远。

牧野之战的事实真相,倒戈只是一部分,血流漂杵却是大多数。牧野之战打得很激烈,商人为保家卫国而战,周人为新王朝而战,各不相让下,只是刀剑是最好的说话道具,没有仁义,没有道德,只有生与死。

物竞天择,这是自然界的规律,这也是战场上的定律。临时拼凑而起的商人,战斗力上明显的不足,在周人强势攻势下,商纣王成了那个战败的人,也永远成了后世人抹黑的对象。

本文特约作者菊花茶/文


推荐: | 之战游戏 | 末日之战 | 之战台钓竿 | 世界末日之战 | 乐高世界之战

本文标题:上古第一大战牧野之战,真相是所谓的仁者之战吗

上古 第一 大战 牧野 之战 真相 所谓

网站首页 | 百分之一旗舰店 | 拼多多优惠券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2024-04-29 21:11:20

Copyright © 2024 百分之一.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0906146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