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踏春,谨防这5点,不要把疾病带回家

2017-04-03 11:17:27

新闻中心>一味甘草>正文内容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许多人,尤其是那些平常忙于工作没有时间感受大自然的人,往往会选择在这样一个节日出门踏青,走一走,感受春天的气息,同时也有利于养生。

《黄帝内经》上讲:“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而清明踏青的内在意义就在于顺应时令节气,阳春三月,生气始盛,万物萌生,人们走出屋门,来到野外,积极主动地迎合时气,以促进自身体内的阳气流转,这对身体的健康大有好处。

清明踏青好处多多。改善血液循环。清明时节,气温转暖,郊野春游,做些轻微活动,可以增强下肢肌肉和筋键的活力,灵活百骸,使气血运转,冠状动脉血循环得到改善,是强心最佳法。按摩人体脏器。清明时节,芳草萋萋,心恋崎岖,信步闲游,全身都会受到震荡,这种震荡可以防止血管壁出现沉淀物,加速里面渣滓的散退;有节奏的步行,低频、适度的颤动,对内脏器官更能起到按摩的作用。调整人体代谢。清明时节,春和景明,大地绿遍,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大气中的“长寿素”——阴离子较多,是调整人体代谢的天然“药物”,更是治疗精神紧张的理想“解毒剂”。

而人们常说“春困”,因此我们更需要在春天去郊外走一走,踏踏青,放松精神,缓解压力,同时可以使人体的阳气上升,既缓解了春困,放松了心情,又不自觉的延缓了自己的衰老,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经典都告诉我们要“广步于庭”,因此我们更应该利用清明这个天时地利人和的节日出去走走了。

虽然清明这几天,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都不错,但是外出踏青还是要注意保暖,毕竟我们刚刚从冬天走来。在家里的时间较多,去到郊外,尤其是山里,风会较大,身体难以一下适应,要注意适量加减衣服。不可猛烈运动,使自己脱力、或汗湿夹背,或有汗出,不可再吹风,最好是用热毛巾将汗擦干,若在外条件不允许,也要用纸巾将汗擦汗,谨防感冒。回到家后最好先煮一碗生姜水喝,祛风散寒,防止风邪和寒邪停留体内引发疾病。


推荐: | 不要以为这是 | 这个清明小长 | 康踏春秋装 | 大家不要喷我 | 大家不要见图

本文标题:清明踏春,谨防这5点,不要把疾病带回家

清明 踏春 谨防 5点 要把 疾病 带回家

网站首页 | 百分之一旗舰店 | 拼多多优惠券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2024-04-27 17:58:23

Copyright © 2024 百分之一.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0906146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