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农民办追思会的故宫,其实一直都很有“人情味”

2017-06-26 06:37:19

新闻中心>谈资>正文内容

梁金生现在回想起来,可能还记得那个河南农民给他打电话时小心翼翼的语气,可他再也接不到了。

5月的一天,赋闲在家的梁金生收到一位故人去世的消息,那是一位河南周口商水县固墙乡的农民,何刚。梁金生跟何刚打了一辈子交道,却只见过三面。

1985年冬天,时任故宫文物管理处处长的梁金生,第一次见到了从河南风尘仆仆赶到北京的何刚。当时的何刚,还是位22岁的小伙子,带着在自家院里挖到的几件文物,通过同乡找到了故宫来,想把文物上交给博物院。

故宫很快派人接收了文物,19件元代的银器,极其珍贵。这位老实巴交的农民得知文物的重要性以后,又赶回家把盛银器的大缸也搬了过来。

作为农民,将从自家挖到的文物交给国家博物馆,何刚是头一个,梁金生格外感动。大家商量之后,决定以捐赠的名义,把何刚的名字写上为故宫文物捐赠者设立的“景仁榜”,还拿出8000块钱作为感谢金交给了何刚。

85年的8000块钱是笔巨款了,然而这笔钱也并没有为何刚的生活带来更大的改变。这也是梁金生跟何刚打32年交道的原因。文物上交后,何刚开始辗转不同的城市打工,可是命运却越发考验他。梁金生在2003年和2006年分别两次接到何刚的求助,一次是其妻子患上尿毒症,一次是老父亲的腿部手术急需用钱。走投无路的何刚虽然不好意思三番两次找故宫,但每次都得到故宫的5万元慷慨救助。

直到2017年夏天,何刚在工地上发生事故,意外离世。故宫为了纪念这位深明大义的农民,专门为他举办了追思会。这是故宫第一次为捐赠者办追思会,放眼全国,也是第一次,由一间博物馆,为自己的捐赠者办追思会。

何刚有义,故宫也有情。比起法律冷冰冰的一句捡到文物要上交,故宫的做法显然更令人暖心,也更有“人情味”。

在故宫的“景仁榜”上,还有一个特殊的捐赠者。不是一般的文物学家,也不是常规的学者、商人,但他又同时兼具这样的身份。

时间倒回到1906年,这一年,溥仪刚出生,清王朝摇摇欲坠,北京城里一排动荡。城里隆福寺的一间家具店来了一个年轻人,个子不高,圆头大耳,看起来憨厚老实。他来家具店应聘学徒,想跟着老师傅学点手艺,期望着将来能开一间自己的家具店。

他叫孙瀛洲,17年后,凭着自己勤恳工作积攒的资金,开了一间古玩店“敦华斋”。隆福寺是有名的古玩交易市场,常看常辨,加上跟着古董商、收藏家、文物鉴定者们长期打交道,逐渐练就了孙瀛洲的火眼金睛,成为北京城内小有名气的古董商,特别是对瓷器有着相当专业的研究。

经过民国的改朝换代,战争颠沛流离,解放后,年近60,身体状况逐渐衰弱的孙瀛洲开始考虑如何处理自己的毕生积蓄。一番打听考量后,孙瀛洲找到了故宫博物院。1956年,孙瀛洲正式向故宫捐出了自己毕生珍藏的近3000件文物,光是清点运送,就花费了一个多月。

考虑到孙瀛洲专业能力强,鉴定经验丰富,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吴忠超先生还特意询问他是否愿意来故宫,参与文物的整理修复工作。没想到孙瀛洲一口答应下来,跟文物古董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孙瀛洲也很高兴,人到晚年,还能继续自己的热爱。

(孙瀛洲和故宫的同事)

进入故宫的孙瀛洲,竭力施展自己的才能,测评故宫已有陶瓷藏品,抢救新的文物珍品,还培养出一大批文物鉴定人才,比如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

孙瀛洲人生的最后10年奉献给了故宫,大概也是最快乐的10年。这种与捐赠者之间的特殊联系,恐怕除了“人情味”情怀浓厚的故宫,很难再找到别的例子。

2003年是孙瀛洲先生诞辰110周年。为纪念孙先生在文物收藏、鉴定和研究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故宫博物院隆重推出《孙瀛洲先生捐献陶瓷展》纪念特展。

而事实上,故宫的“人情味”一直延续。

原故宫文物管理处处长梁金生,已经在故宫工作37年了,退休后又被返聘,卸任处长工作至今,还继续着文物管理工作。梁金生的这种故宫情节,又是源于他的家庭。

梁家5代人都曾在故宫供职。梁金生的高祖父梁德润,曾担任咸丰皇帝的宫廷画师,曾祖父梁世恩也继承了其父亲的职业。然而1924年,溥仪被逼出宫,紫禁城被收归民国政府所有。为了不让文物建筑遭到损毁,政府任用了包括梁世恩在内的一批专业人员,成立了“清室善后委员会”,对紫禁城内物件进行系统点查和修复。

从梁金生的爷爷辈开始,梁家开始走上保护故宫文物的命运。抗日战争以前,梁金生的爷爷梁廷炜押送文物南迁,随后又前往台湾,从此再也没能回到故土。其父亲梁匡忠更是从17岁就进入故宫一直工作到70岁退休又返聘,跟故宫风雨同在60余年。直到现在,已经在故宫工作近40年的梁金生,也已经70岁了。

(梁金生和其父亲梁匡忠)

这种家族几代人因为故宫的传承,也不失为一种“人情味”。

2016年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迅速在网络引起热搜,纪录片里把在故宫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大师们的日常拍得细腻、温软富有人情味。这与从前关于古代宫殿、博物馆的纪录片截然不同。没有了站在上帝视角拍摄的华丽雄伟建筑,也不再单纯叙述遥远震撼的历史。

故宫里的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皇族,而是十年如一日耐心修复文物的普通人,他可能就是你的邻居,你的老师,你曾经在逛故宫时擦肩而过的路人。这种着眼拉近文物与观众距离的“工作内容曝光”,也是一种“人情味”,而且是故宫专有的,充满反差感的“人情味”。

更不必说现在故宫的各种文创周边,把名画名作制作为应用程序,各种贴纸、手办、表情包、鬼畜视频。以前严肃高冷的故宫,似乎越来越接地气,也越来越有“人情味”。

作为一个国营性质机构,故宫的“人情味”延续几十年,又贴合社会发展不断有所改变,这其实是一种好的方向。

如果说,未来逛博物馆成为一种习惯的生活方式,名人故地也不再动辄沉闷的爱国主义教育,对观众和景点本身来说可能都是一种进步。

87.75%有趣味的人,都在看谈资。微信搜索:谈资(tanziapp),回复关键词“谈资”,抽取价值699元化妆品套装。


推荐: | 其实真的很难 | 一直自用的兰 |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 来自故宫的礼物 | 一直喜欢它的

本文标题:给农民办追思会的故宫,其实一直都很有“人情味”

民办 追思 会的 故宫 其实 一直

网站首页 | 百分之一旗舰店 | 拼多多优惠券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2024-04-29 00:39:12

Copyright © 2024 百分之一.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0906146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