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防治脑中风须尽“洪荒之力”

2016-11-05 04:16:30

新闻中心>养生茶楼>正文内容

每到秋冬季节,医院里脑血管疾病患者就会急剧增加,防治脑血管疾病也到了“关键期”,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更要关注和警惕严重的脑血管疾病——脑中风的发生。

中老年人秋冬更需谨慎

脑中风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是由于大脑里面的血管突然发生破裂出血或者因血管堵塞而造成大脑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会对大脑组织造成突发性损坏。临床将脑中风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中风两种,都具有极高的病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

气候变化是诱发脑中风不可忽视的因素。据流行病学调查,不同季节的脑中风发病率不同:寒冷的冬季发病率最高,春季气候转暖,脑中风的发病率也开始下降,夏季发病率最低,秋天又开始上升,约有一半以上的患者是在秋末冬初发病。

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脑中风的发病率会增加,特别是60岁以后,每增长5岁,脑中风的发病率会增加2-3倍。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各方面的调节能力都在走下坡路,一旦发生脑中风,对于健康的损害非常大,甚至是毁灭性的。因此,在即将到来的冬季,老年人更应该格外注意“护脑”。另一方面,近年来,脑卒中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工作压力大、酗酒、吸烟、高热量饮食、运动量少、熬夜等不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环境质量下降等因素都是脑卒中呈现低龄化趋势的原因。

中医药救急凸显优势

脑中风看似可怕,其实是可防可治的。在脑中风发病前,往往有许多先兆,比如,发病前大多会有一次到多次的短暂脑缺血发作,表现为突发的单眼或双眼看不清东西,面部或单侧肢体麻木、无力,说话不清楚,剧烈头痛等症状,一般发作仅持续数十秒到几分钟便消失,极易被患者忽略。一旦出现上述先兆,常预示着脑中风的来临。当发生急性脑中风时,可以按照眼、口、手、脚的顺序观察来加以判断:症状突然发生,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双眼向一侧凝视,视物旋转或平衡障碍;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一侧肢体(伴有或不伴有面部)无力、笨拙、沉重或麻木;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上述症状伴意识障碍或抽搐。中风发生后的24小时内为黄金治疗时间,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马上积极救治。临床经验表明:就诊越及时,治疗和预后效果越理想。例如,对于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发病3小时内采取溶栓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

而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比拼中,中医药独具优势。其实,“慢郎中也能救急病”,中医药治疗急症的历史十分悠久,内容也很丰富。历代医家总结的一些方剂,如小柴胡汤、桂枝汤、承气类方、生脉散、银翘散等都是治疗急症的有效方剂,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中医药治疗急症的确切疗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也不少。比如在脑中风的24小时黄金治疗时间,及时服用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可有效保护大脑细胞,不至于在缺血和受压情况下坏死,从而降低脑出血和脑血栓形成的风险,降低死亡率,为抢救生命赢得时间。

秋冬季节预防有重点

脑中风防治的关键在于防,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秋冬季节预防脑中风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冬季要营造舒适的起居环境并规律起居;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注意室内保暖、通风。高危人群应有防范意识;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硬化等患者,一旦感到不适要高度重视,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长期的治疗和观察,做到防患于未然。

脑中风最主要的预防措施是调整生活方式,尤其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中医还有许多传统的医疗手段对于脑中风的防治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将按摩、针灸和多种康复措施结合,可对出现功能障碍的脑中风患者进行调理。


推荐: | 秋冬季节如 | 秋冬季节保 | 秋冬季节来临 | 秋冬季节围巾 | 秋冬季节衬衫

本文标题:秋冬季节防治脑中风须尽“洪荒之力”

秋冬 季节 防治 脑中风 须尽 洪荒之力

网站首页 | 百分之一旗舰店 | 拼多多优惠券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2024-05-11 05:36:17

Copyright © 2024 百分之一.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0906146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