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大败督师杨嗣昌,明朝离灭亡更近了,不少朝臣竟然很高兴

崇祯十四年(1641),张献忠农民军破襄阳。持尚方宝剑督师平寇的大学士杨嗣昌,重病之下,惊惧而死。

杨嗣昌之死,颇见世态炎凉。

据明朝有人记载,“廷臣闻嗣昌死,欣然有得色。忘国徇私,幸败乐祸”。

朝廷大臣听到杨嗣昌死的了消息,竟然很高兴,幸灾乐祸。他们似乎一点也不担忧又打了败仗,国家之病,日甚一日,还只沉浸在他们的门户之见,朋党之争中。

(明朝剧照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明史》里也写到,“廷臣闻襄阳之变,交章论列,而嗣昌已死矣”……襄阳被攻陷,很多大臣上疏责备杨嗣昌。崇祯皇帝一锤定音,没功劳也有苦劳,何况,他是有功劳的——金口已开,哪料,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犹追论不已”,大有让杨嗣昌像卢象升那样,八十日无法安葬之势——

说来也是报应,当年卢象升战死、无法及时下葬,杨嗣昌难辞其咎;现在他死了,言官们又对着他一顿猛攻。

对于这种情况,有人看不下去了,他针对明末边将以及督师们不断遭受的悲惨命运,总结了十二个字——抚臣微有谋略者,朝臣必嫉之。

(明朝剧照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意思是在,在外带兵的大臣,有了点成就,必然被朝臣羡慕嫉妒恨。

从熊廷弼到袁崇焕,从卢象升到杨嗣昌,哪个不是如此?哪个不是死在“嫉”字里?

气愤不已的卢象升曾给崇祯皇帝上疏——台谏诸臣,不问难易,不顾死生,专以求全责备。虽有长材,从何展布。臣与督臣,有剿法无堵法,有战法无守法。

说的是那在朝的言官大臣们,根本不体恤在外带兵者的难处,只知道这里错了那里错了……就算是天才,也被这些人搞得没脾气……何况世上并无天才……

(明朝剧照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尽管我们说崇祯皇帝在个性方面很有问题,“败一方即戮一将,隳一城即杀一吏”,杨嗣昌的父亲杨鹤曾因招抚失败而下狱论死,幸得儿子以辞官相救,才保得一命,发配免死。但明朝大臣言事之牛掰,也是有目共睹。

大明国事不可为,实乃皇帝朱由检与廷臣共同作死的结果。


推荐: | 一个很高兴 | 一个很高兴见 | 很高兴见到你 | 很高兴见到你正版 | 灭亡巴金

本文标题:张献忠大败督师杨嗣昌,明朝离灭亡更近了,不少朝臣竟然很高兴

张献忠 大败 督师 杨嗣昌 明朝 灭亡

网站首页 | 百分之一旗舰店 | 拼多多优惠券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2024-05-08 18:02:25

Copyright © 2024 百分之一.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0906146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