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公司为何要将警告一次写成乙次?历史教训很深刻!

某某单位某某人,未按作业指导书作业,上级指出后,不承认错误,且顶撞、辱骂上司,态度极为恶劣,依据公司《规章制度》,记大过乙次。

看到这段话,你会不会觉得最后一句,我打错了字呢?

还真没有。

在台湾公司混了七八年,公告栏出现得最多的,就是这个乙次了。

警告乙次,嘉奖乙次,小过乙次,大功乙次……

(警告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乙次是几次?

其实就是一次。

你要问,台湾老板是不是特装啊,明明是一次,为何要写成乙次呢?

这里面的道理,又深奥,又简单。

说其简单,是因为这是为了防止一字被篡改成十字、千字。

没有打印机的时代,都是手写啊。如果有人故意把某人档案里的记警告一次改成了十次,那还得了?不是会害惨一个人吗?尽管一张单上计十次,有些不符情理,要将其更正,却又花掉无数人力物力,给当事人造成很大的麻烦。

说其深奥,因这个防伪方法,乃是历史上很多深刻教训之后才总结出来的。

据说,1930年中原大战时,冯玉祥与阎锡山的军队,约好在河南沁阳会师。因此地靠近山西,对阎锡山来讲,是个可进可退的地点。然冯玉祥的一个作战参谋,却把沁阳,写成了泌阳。巧的是,河南就有个泌阳,地近湖北,与沁阳的直线距离,有250公里。弯弯绕绕一下,就更远了。有人觉得我们跑那去做什么?却没人公开指出疑惑,毕竟,军人以服从为天职,上头有上头的打算,我们怎么能窥得天机呢?结果,两支部队各去一处,会师无望,打了败仗。

(战争年代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再远点,清朝,康熙年间,九子夺嫡。宫廷内斗,却传出无数消息到了紫禁城外。各种添油加醋,小道流言,遍天遍地。其中之一,就是康熙诏书“传位十四阿哥“,被人改成了“传位于四阿哥”,十字加一横,加一提,就变成了十四。当然,此事已被证伪,因为“于”字的繁体“於”,两字差别可大了去了。

但这个不靠谱的事例却说明,在其它情况下,若有心人士要将十字改成“于”“千”之类,是很容易的。

更远的,明朝朱元璋洪武年间的“朱桓案”,户部侍郎郭桓等人勾结外官,盗卖官粮。事泄之后,牵连甚广,杀人上万。但朱元璋知道啊,官员的私心是斩不尽的,为了最大限度杜绝他们以做假账来危害国家、民众,据说,从此明朝账本一二三四……的写法,变成了壹贰叁肆……从技术上,把作假的可能性降低。

(肃贪的朱元璋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管这是否真是朱元璋发明的,然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比杀人更好的思维方式——用制度堵住漏洞。

以上几个例子,都是增减一笔而差之千里。用乙代替一也就显得费尽苦心。尽管现在公告都是打印,不大可能将一用笔变成十,但传统,还是保存下来了。

只不过,台湾公司的员工们,虽然知道一乙通用,却几无人疑惑,为何一要变成乙——大家都习惯了接受,而不再动脑筋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史为镜(时评、历史)


推荐: | 世界历史很有 | 现货为何爱 | 这一生为何而 | 为何爱会伤人 | 为何家会伤人

本文标题:台湾公司为何要将警告一次写成乙次?历史教训很深刻!

台湾 公司 为何 要将 警告 一次 写成 乙次 历史

网站首页 | 百分之一旗舰店 | 拼多多优惠券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2024-05-07 04:45:25

Copyright © 2024 百分之一.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0906146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