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和AI,谁才会杀死未来?

2016-11-01 11:51:54

新闻中心>时尚先生>正文内容

高科技无孔不入地渗进人类的日常生活

某一天所有网络、电脑、智能手机都崩毁

依赖于它们的人类应当如何自处

此时此刻,问题已经初露端倪:未来呢?科技一路飞驰,未来又会是怎样一幅光景?下面这些电影就试图回答这个世纪难题。通过眼下发展趋势推测人类与科技可能演变形成的新型关系,在极力展现人道主义的同时,这些电影预测了一个个并不光明的未来。

银翼杀手(1982)

Blade Runner

也许你没看过这部算不上新潮的电影,但只要稍稍翻过某几本电影杂志,你的目光一定会略过这个名字,《2001太空漫游》和《银翼杀手》到底谁代表了科幻片领域的最高成就,这么多年来两派人还是叽叽喳喳争不出个结果。

《银翼杀手》向电影观众打开了菲利普·狄克世界的大门。故事的时间设定在2019年,距今只有三年之远,彼时复制人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奴隶劳动,星球殖民,以及任何危险的工作。人口的极度膨胀之下,洛杉矶被黑暗笼罩。经过外界殖民地连锁六号战斗组的血腥暴动后,地球上宣布复制人为违法物,必须处死。特勤小组——银翼杀手受命侦查任何入侵复制人,并予以击毙。那不叫做处决,而是称之为退休。主角Harrison Ford饰演了一名反英雄的角色:银翼杀手小组成员Rick Deckard,奉命追踪本该退休的复制人,和他搭档的连锁六号复制人Rachael(Sean Young 饰),在追踪的过程中,两人产生了感情,Rick也明白了克隆人为了延长自身的机器寿命而做出的努力——还有什么比求生更本质的人性呢?

我曾见过人类无法想象的美,

我曾见太空战舰在猎户星座旁熊熊燃烧,

注视万丈光芒在天国之门的黑暗里闪耀,

而所有过往都将消失于时间,

如同泪水消失在雨中……

死亡的时间,到了。

“All those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

like tears in the rain, time to die”

为人的意义是什么、这份意义是否会在人生旅程中改变?《银翼杀手》想要传递的思想并不算新颖,自人类诞生、拥有独立思想以来,这是无数哲学家殚精竭虑思考的问题。一部几十分钟的电影也许不够给你答案,坦白说,谁也不能给谁答案,人生的意义,最终还是要自己要品味。To be human or not to be human,that’s really a question.

2001:太空漫游

2001:Space Odyssey

通过2001:太空漫游,斯坦利·库布里克不光打造出了现代科幻电影技术的里程碑,还把电影本身的意义进一步扩大。片中对人类起源以及对人类终极命运的讨论,使它成为影史上最难懂的电影之一。好莱坞演员洛克·赫德森在看过本片首映后,走出门口说道:“谁愿意告诉我这部电影是关于什么的?”

这样说来,寥寥几百字实在是难以把这幅宏大的画卷一一描述。编剧亚瑟·克拉克曾说道:“如果你能理解2001的全部,那我们就失败了,我们要提出的问题超出我们的想象。”

这也许是百度百科最长的剧情介绍之一:

豆瓣评分8.6:

电影没有脉络清晰的线索,剧情单薄,对话寥寥,可能看起来比《爵迹》还让人想打瞌睡——难以完全剖析作者阿瑟·克拉克的本意,所有的情节都蕴藏在影片内核之中,难以语言的魔力传达。

也许你要问,为什么是“2001”?因为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1999年,亚瑟·克拉克曾召开新闻发布会,他称自己因太多人认为2000年是21世纪的第一年而感到不安和沮丧。而Odyssey——荷马史诗归根结底是一部归家的故事。

猿人-人类-太空婴儿

猿人用骨头猎食杀戮,人类进入太空世界,太空婴儿是在宇宙中自由穿行的生命——影片的核心即为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超人说:一切物种都创造出超越自己的东西,人也必然进化到超人。超人高于人犹如人高于动物,人只是超人与动物之间的一条过渡的绳索。人或者走过这条绳索成为超人,或者掉下深渊摔死归于毁灭,或者留在此岸退回动物界,成为超人是光荣的,掉下深渊摔死是可敬的,退回动物界是可耻的。由此可以得知人最终将进化为太空婴儿:“超人”即是“智慧的儿童”。

影片采用了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交响曲,《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作为开场乐。这是理查德为向尼采致敬所作。克拉克认为进化为“超人”是走向“太空,走向太空之后又将迎来怎样的轮回?亦或者是获得永生?以肉体的形式永生或者是以精神碎片的方式漂泊于宇宙——鉴于你我都无法跳脱出此刻时空的限制,所谓终极——还是要留给后人来作答。

为了纪念小说和本片,美国航天航空管理局将一颗火星命名为“2001火星漫游”。至于另一曲作为配乐的《蓝色多瑙河》——It’s space’s music.

机械姬

EX Machina

《机械姬》带领观众再一次重温了弗兰肯斯坦设下的困局。在近未来,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的界限变得渐渐模糊,导演兼编剧亚历克斯·加兰在弗兰肯斯坦理论中添加了一些后现代的佐料。缭乱的画面、宏大的布景设计、迷幻的音乐、特技效果,当代电影艺术的发展令人叹为观止。提名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作品,《机械姬》打破了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也打碎了人类自己建造的乌托邦世界。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使人类受到伤害;

第二定律: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

第三定律:在不违背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第零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人类的整体利益不受伤害,其它三条定律都是在这一前提下才能成立。

左:加利·史密斯(多姆纳尔·格利森饰演)

中:伊娃(艾丽西亚·维坎德饰演)

右:纳森(奥斯卡•伊萨克饰演)

影片中,纳森是一名隐居深山中的计算机编程天才,他的创作为互联网带来了革命性的发展。他邀请了自己公司的一名程序员——加利·史密斯——来到他的别墅中为新一代AI模型(伊娃)进行著名的“图灵测试”,以此检测她是否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主角纳森是众多疯狂科学家的原型,尼莫船长、乔布斯,还带有几分阿尔•帕西诺的味道——不过是精神错落的阿尔•帕西诺。格里森把纳森比作天真的门徒,伊娃则是充满诱惑的伊娃。当他与伊娃建立了感情联系后,他开始质疑纳森是否违背了道德准则:人工智能能否用于满足人类私欲?

“图灵测试”串联起了整部电影的故事线,由计算机大师艾伦·图灵提出的“图灵测试”用于检验机器是否表现出与人等价或无法区分的智能的:由一个人类提问者与一个人类和一个计算机通过文字信息交谈,三方之间完全隔离。如果提问者不能区分出人类和机器,则该机器通过测试。图灵测试的重大缺陷在于,它无法直接测试电脑是否具有智能 (intelligence),仅仅能判断它是否表现得像个人类。

《机械姬》的片名Ex Machina,取自拉丁语Deus Ex-Machina,意为“A god from machine”,导演把意为“神”的“deus”删除。这个短语最早源于希腊悲剧,意为解围之神:一个神袛会由一个平台(机器)降落到舞台上,以解决戏剧冲突,迎来圆满的大结局。

Nathan电脑里有个文件夹就叫《Deus ExMachina》——影片并没有一个圆满的结局——这是否意味着不论是创造伊娃的纳森还是获得自我意识的伊娃都不是编剧心中真正的神?

纳森居住在乌托邦一般的世外桃源,全智能别墅中只有他一个真人,对同类的极端不信任以及超强的掌控欲展示了这名大师的内心世界。为满足私欲,他制造的所有AI外形如同超模——问题又来了,人性本身对未来科技的发展的影响力究竟能被放大到几何?

机械姬远比银翼杀手能体现宿命论的威力:一旦人工智能的灵魂被恶魔释放出来,人类再也没有回头路可走。也许就此迎来末日。那么,这些急欲成为“人”的AI,成为“人”真的那么好吗?

侏罗纪公园

Jurassic Park

你可以把《侏罗纪公园》当做是一种对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和儒勒·凡尔纳作品的复古,又在那里老调重弹:人类是否可以不顾后果的把科技的作用最大化?

迈克尔·克莱顿的原著小说围绕人类能否克隆恐龙并把它们置于大型游乐场的可能性而展开。主角约翰•哈罗德立志要建立侏罗纪公园,网罗了一帮科学家,利用琥珀里残存的远古蚊子体内的血液,提取出恐龙的基因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培育繁殖恐龙。结果如愿以偿,他在怒布拉岛建成了第一座恐龙乐园,科学家们则忧心忡忡。有因必有果,虽然公园有电脑系统管理,但却因为被员工破坏而导致了难以挽回的惨剧:恐龙得以逃出了控制区,弱小的人类却难以逃出恐龙的魔爪。恐龙自相残杀,尸体遍体,最后只得四人逃出生天。

上映于1993年,获得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视觉效果奖以及最佳音响奖,它的特效在今日看来是有些过时。不能否认的是,斯皮尔伯格在他的爆米花电影中也加入足够的调味料,让每一个宾客都满载而归。“上帝创造恐龙,上帝毁灭恐龙,上帝创造人,人毁灭上帝,人创造恐龙。”在出神入化的生物科技面前,不是上帝赋予人类造物能力,而是人类自己寻得了造物的神力——虽说是表现科技发展的巨大危机,电脑系统轻易的崩盘也算是对剧情的一种成全吧。

美国电影理论家约翰•巴克斯这样评价科幻电影:“无论它的社会学重要性如何,科幻电影仍是一种激起美感的基本手段,它是原子能时代的诗,是使我们意识到自己现在是何物和将会成为何物的警句……正如40年代的流行音乐使人更多地联想到那个时代的躁动和时尚,而不是它自以为附丽的文学,科幻电影这样的现象或许终会有一天被人们视为比其它艺术门类更完整的代表着产生它的这个年代的历史性烦忧。”

暖暖内含光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大多数科幻作品都被影评家批判为毫无人情的冷酷之作,这不是没有道理的。理智上细思极恐,情感上难以接受——科幻电影一向是如此。不过,你完全可以用《暖暖内含光》反驳回去,这也许是科技影史上第一部打温情牌的作品:如果你的记忆被高科技消除,能否和当初的爱人再次一见钟情?

以爱情,婚姻,家庭为主体展开故事,金•凯瑞饰演的Joel和凯特•温丝莱特饰演的Clementine是性格截然相反的一对情侣,两人决定分手并消除关于对方的记忆。然后,彼此遗忘之后,命运之手又将他们置于同一空间之中,使其相遇。

影帝与影后的携手赋予了这一对活在大荧幕中的情侣更多真实感。如果说姣好的面容带给观影人的是单纯的视觉盛宴,那么他们还使观众真实的体会到切肤之痛。影片中体现的性格差异似乎是情侣之间难以逾越的高墙——当Joel在记忆清除诊所再一次回顾了两个所经历的点点滴滴之时,逝去的爱意都回来。有时候,死去的不是爱情本身,而是爱情的鲜活度。

在爱情故事的外皮下,暖暖内含光向群众抛出一个问题:科学手段能否做到从根本上解决既存问题,比如失恋带来的痛苦。Btw,如果喜怒哀乐也被科技掌控,人类该如何表情达意呢?无形中,恋爱的意义也就此东流不复返了。

“You can erase someone from your mind.

Getting them out of your heart is another story”

影片名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取自英国诗人Alexander Pope的长诗Eloisa to Abelard:

"How happy is the blameless vestal slot

The world forgetting, by the world forgot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Each prayer accepted and each wish resigned."

遗忘世界的人,世界也把他遗忘。不合适的人在一条街上擦肩百次而不识,合适的人只需要一眼就认定了彼此。没有痛苦的人生也许嘴角更容易勾勒出弧度,但是最爱的词永远是爱人。

终结者

The Terminator

著名电影杂志《电影周刊》在评选20世纪最值得收藏的一部电影时,《终结者》以最高票数位居第一。该系列第一部成片于三十多年前,彼时科技远不如今日发达,新人导演卡梅隆也因此成名。值得一提的是,卡梅隆在14岁的时候,看到了上文所述的影片《2001太空漫游》,从此有了制作电影的愿望,开始用父亲的8毫米摄影机拍摄一些简陋的影片。这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缘分吧。

本片是最早被观众认识是通过好莱坞的电影,一经推出就以独特的题材与剧情赢得了观众的口碑。7年后的续作以其火爆震撼的场面、极富个性的独特角色、宏大的悲壮的剧情而在全球范围内“高烧不退”,其独到深刻的科幻剧情与深含哲学的科学理念更助推了全球的科幻风潮。

原本是用于控制战略武器与监控敌方的超级AI,上线后却拥有了自我意识,认为人类是其进步的阻碍,亟需一场机器人革命来优胜略汰。机器的救世主,人类自己创造的恶魔——强烈的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和锦上添花的特效。你必须承认的是,比起当代一些企图利用“超炫3D观感”来忽悠观众的弱智特效大片,这部被技术局限的电影,可以提供更多的思考与感受。

钢铁侠

Iron Man

你不可能没看过《钢铁侠》——《复仇者联盟》怎么说也瞥过几眼吧。不过这次我们不谈唐尼,谈谈他家那个很会唠嗑的智能管家J.A.R.V.I.S。

超级智能,有独立思考能力,斯塔克吩咐他做的一定能做好,没吩咐他做的一样能做好——主人的的机甲开发以及方舟反应炉的更新都离不开它的协助,不过他不是台计算机,而是个无处不在人工智能程序,能自主将自己转移到任意一个数码终端,类似于云备份,所以打不死打不坏,只要世上还有计算机Jarvis就不会消失。

Jarvis当然也不是翻字典取出来的名字——漫威的官方介绍是:Just a Rather Very Intelligent System(只是一个相当聪明的智能系统)。

一个完美的生活辅助性AI——比起那些动不动就渴望独立人格、追求机器凌驾于人类的的反抗型AI,Jarvis简直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小天使,在当代技术的发展下,也许我们可以祈愿——三十年后,好吧,再多给点时间,人人都像斯塔克一样,能拥有贴心的Jarvis。


推荐: | 未来人类 | 未来人类T | 未来人类t5 | 未来人类笔记本 | 未来人类p57

本文标题:人类和AI,谁才会杀死未来?

类和 AI 才会 杀死 未来

网站首页 | 百分之一旗舰店 | 拼多多优惠券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2024-04-28 06:40:33

Copyright © 2024 百分之一.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0906146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