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蒂克消亡史》,解密和拼图的乐趣让我调高评分

2016-12-17 04:57:06

新闻中心>严肃八卦>正文内容

--本文不可避免地会有剧透,但在剧透出现前会做非常醒目的提示--

这是一个任性的推送,只是很个人化的光影感受。

肯定有人觉得《罗曼蒂克消亡史》很故作姿态很没意思,这就是不对胃口的问题吧……反正我看了挺喜欢的。

《罗曼蒂克消亡史》(以下简称《罗曼蒂克》)是我一直很期待的电影。

主要原因是导演程耳。

程耳2012年有一部口碑佳片叫《边境风云》,其实原名叫《边境》,不知道宣发过程里谁给加了风云俩字,反而俗气不少。

这个片子就是分了四个部分,节奏越来越快,相互补充汇集到结尾。在情节密集的故事最开头一部分,导演气定神闲地在酝酿缓慢微妙的气氛,是那种所谓“迷人的叙事”。

这种叙事节奏在《罗曼蒂克》里被程耳放到最大。但也失之于此,电影差评来自于他毫无节制的个人趣味,也有人觉得是“装腔作势”“形式大于内容”。

《边境风云》里有相对完整的悬念和阴谋;而《罗曼蒂克》则是多条线索齐头并进相互纠缠,整个剧情有个大的反转,也只有那条线索算完整,其他则可能让观众糊涂,但恰恰是多义性和模糊性的剧情,才值得玩味。

对于还没看片的观众,有以下几个建议。

有暴力和性,不要带孩子看。

看这个片子有耐心、不要分心,每一分钟每个细节都可能是有用的。这是一个拼图游戏,记住你看过的内容,把它们拼到一起。

请放心,“有耐心”并不很难做到,比看很多闷片容易多了。

因为那些看上去没有直接信息的段落整个感觉也很美,有人用“有腔调”来形容,也是对的,沉浸其中不会无聊。

“不剧透的安利”难度有点高,哪个人物的故事线最精彩,我也就不说了。

对我自己来讲,观影时猜想和验证的过程是很有趣的,所以不想破坏大家的体验。

【以下全是情节讨论,怕剧透的请撤离】

【以下全是情节讨论,怕剧透的请撤离】

【以下全是情节讨论,怕剧透的请撤离】

第一次看完电影,我感觉是导演太任性了,这么多大明星这么大的商业架构,敢把故事讲得这么不清楚。

其实我也觉得导演考虑一下大众接受度,把自己的创意都收敛到一个主线上比较好。但他自己电影里都自黑了“导演没打算让人看懂”,可见决心之大,无话可说。

这也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讲不清楚有讲不清楚的美感。

我自觉一遍就看得很顺、没什么看不懂的;但回来翻翻资料琢磨琢磨,再去看第二遍,又看了程耳出的同名小说集,还是发现了很多新的信息和有趣的地方。

因为这电影可以让我反复想,我一开始只是带着遗憾的喜欢,后来在心里反而默默地调高了分数。

以下是我觉得有趣的部分。

【电影角色和历史人物的对应关系】

历史上的上海青帮有三巨头: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

葛优扮演的陆先生是杜月笙(程耳小说中直接写的就是杜先生)

倪大红扮演的王先生是黄金荣(小说中直接写了黄先生)

马晓伟扮演的张先生(二哥)是张啸林。

(没找到剧照╮(╯╰)╭)

电影里二哥想跟日本人合作,最终被葛优的手下和姨太太一同杀死;而真正的张啸林是当汉奸被杜月笙和军统暗杀。

袁泉演的吴小姐,是影后胡蝶(小说中直接写了胡小姐)。

电影里有个一直没出场的人物“戴先生”,影射的是戴笠。

戴笠想占有胡蝶,打发胡蝶的老公潘有声去昆明,给了对方专员委任状和滇缅公路通行证。

在电影里的情节就是戴先生给吴小姐送了钻戒,说让吴小姐的丈夫去云南,“职位高、铜锭多、又轻松”。

【吐槽女演员】

韩庚演一个浮夸风流的男明星,赵先生。也是他近期表演最顺眼、不出戏的一次了。

这个男明星有句说小六(章子怡扮演)的台词:“你真是天生当演员的材料,你这么俗气、这么十三点,到镜头里又这么精致、有气质。”

听到这句台词,我内心一直在捶地笑。

这可真是女明星们的高级黑啊。

有些女明星的确真的是镜头下和镜头里完全两个人。生活里她们虚荣俗气又做作,但到了镜头里有故事和角色注入她们的身体,就完全改头换面,有了魅力。

有时候想想,敏感自恋的人生活中讨厌,演戏还是需要这些情绪的。

【小六】

用最耸动的话说,章子怡演了个性奴。

其实第一遍看完我的想法是:干嘛让章子怡演这个女人咧?不就是风尘女子,霍思燕也可以用啊。

看了第二遍觉得,还是得章子怡来。

是风尘的,但小六是个真心诚意的花痴,她就是热衷于性,热衷于找到新的伴侣,大家你侬我侬相互安慰。

特别喜欢章子怡和钟汉良跳舞的那一段,两个漂亮的人在一起纠缠,欲望是快乐的呀,小六就是喜欢这种快乐。

在这种欲望里有天真。葛优跟章子怡说,让她去演自己想演的戏,章子怡立刻就露出小孩得到糖果的表情,喜滋滋问:“真的啊?你说到做到。”

到后来她又和男明星搅合在一起,葛优说:“我以为大家都是装新潮装时髦,只有你是真花痴。”

章子怡说:“我就是这个样子的呀,花痴嘛,你知道的。”

那种口气需要很微妙地去演,是在讲述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没有油腻的浪荡,也没有故意无辜的做作。

【小六和日本人】

浅野忠信扮演的渡部送章子怡去苏州的路上,有一大段像MV一样,只是放音乐,还有章子怡坐在车上各种各样的姿势。

第一次看觉得有点无聊,第二次看好像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这是浅野忠信的视角。

他本来远远地看着这个女人,大哥的女人,饭桌上的娇嗔玩笑,知道陆先生舍不得杀她,知道她到处沾花惹草。

近距离看她,是美的,落寞纯真,在黑夜里形单影只,还有点楚楚可怜,浓妆也不俗气,反倒是血色罗裙翻酒污的身不由己,耳朵上一对小花一闪一闪。

《金锁记》里张爱玲写男人看着七巧,她倚在墙上:“一对金耳环像钉子一样将她钉在门上。”女人的耳环某些情况下大概是很能引起注意,带着人格的。

浅野忠信让车夫停车后,手一直在摸章子怡的耳环,轻轻碰轻轻碰,然后一把扯下。

那一瞬间所有女人应该都会觉得耳根疼,这个小动作本身就是个屈辱性的占有,我喜欢我就拽下来了,管你呢。

一个细节:浅野忠信把章子怡囚禁起来之后,章子怡一开始是一只耳朵带着耳环,被浅野忠信揪过的的那个耳朵是空的。

他可能觉得这样就是他掠夺过章子怡的痕迹?

为什么在郊外,章子怡明明举起了枪,却不杀了浅野忠信?

可能导演就是没准备说清楚原因。

那段戏被切成碎片一点点放出来,也分辨不出前后的逻辑。章子怡是先给浅野忠信手绢还是先拿枪指着他?不知道。

但这两个细节都对浅野忠信日后的选择有影响。

一群人吃家宴的时候,浅野忠信捡起过章子怡的手绢。

到了郊外挖坑埋尸体的时候,章子怡给他递了一块手绢。浅野忠信用手绢擦干净了车子上的血迹,将要扔掉这块手绢的时候,犹豫了几秒,看了看,还是扔了。

这几秒钟的犹豫是超越性的动心和喜欢。后面浅野忠信想杀了章子怡,但收手了,仍旧是一丝丝感情在作祟。

就像葛优一样,他也舍不得杀了。但跟葛优不一样的是,浅野忠信紧接着回想起在苏州郊外,章子怡握着一把枪,没有杀他。

我第二遍看的时候想找细节,看看枪里是否有子弹。

没有交代。

按我理解是这样。首先虽然这是个一言不合就杀人的黑帮故事,但黑社会的行事逻辑和普通人是不同的,对普通人来讲,杀人就是个大事,不到万不得已没有心理能力去执行。

其次,也许小六是个糊涂女人,毕竟她太喜欢两性关系了,她好像觉得男人只要对自己有心,结局就不算太差。

看着小六被囚禁到面无表情里藏着绝望的恨意,想过这故事是不是要让小六为陆先生他们报仇。

但并没有。只是再一次给了她枪,这次她杀人了。

【渡部和他的儿子】

浅野忠信演的渡部之于《罗曼蒂克》,大概就相当于章子怡的宫二之于《一代宗师》,乍看以为是配角,结果把电影的高潮都抢光了。

看多了谍战剧,“把自己当成上海人的日本人”一出场,我就很警惕,他是真心的吗?他不会有诈吗?

谁知第一段放烟雾弹,仿佛是他为了保护葛优他们,被自己的日本同胞杀死了。

当浅野忠信强暴了章子怡之后我开始想他应该是个间谍,他似乎过得很压抑。

前面剧情是有暗示的,他自称觉得自己是上海人,但在自己的店里,他认认真真地穿着和服,吃鱼生,喂猫喂的是日本菜,跟猫说的都是日语。

抓了章子怡回家后,他给章子怡穿的是和服,那才是他喜欢的东西。

有人觉得性奴一段太过恶趣味,但我觉得也不算刻意。

为了心中的大计划,人生全部都用来伪装,只能留一个地方给自己,躲着全世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一切都是间谍生涯的泄愤,女人也一样。

形成对比的是当他在战俘营和葛优重逢,一句中文都不想讲,死到临头在敌人面前,想讲日语,那是他的真面目。

讽刺的是,他的儿子是中国人养大的,他用日语说了一遍让儿子去战俘营回日本,没有用,还得再说一遍上海话:“我是爸爸。”

浅野忠信的儿子始终是陪衬,在他当间谍、养性奴、制造灭门惨案的间隙,儿子们在饭桌上、院子里,笑呵呵地出现。

这种夹在交战国之间,同时带着侵略者和被侵略者血脉的孩子,过的是什么人生?

【小六和陆先生】

看到@鹦鹉史航 这样概括章子怡演的小六和葛优演的陆先生之间的感情:

她遇上陆先生,能察觉人家一分爱意,就能吃定人家到十分。

我感知到的小六没这么精明。

我甚至觉得她是真喜欢陆先生的。一个能说自己“我就是花痴”的女人,跟葛优说“你带我跑吧”,应该也是真的吧。

章子怡去演电影,有一段台词(大概意思):“我受够了你所谓的博爱,你对每一个人友善,这不过是你自私的自我保护,你躲在里面过懒惰自私的小日子,我不再爱你了,我要的是个有偏爱有憎恨的男人。”

“博爱”这个关键词很重要。

影视剧里,黑社会行事原则其实是“我没底线帮你,将来你没底线帮我,我就这样当上帝”。

大家应该记得《教父》的开头,每一个有求于教父的人,都想让教父动用非常手段来解决问题,教父说,我不需要钱,只需要你的友谊——将来我万一要用你,也许大也许小,你要舍得用非常手段来报答。

黑社会所攒的资源就来自于此。

旧上海对青帮三巨头的评价是:“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

葛优所扮演的陆先生(杜月笙),帮戴笠拉皮条,帮大哥善后桃色新闻,帮大嫂截胡资源,应该也还会帮各路小喽啰解决生计问题,换他们用命为自己工作。

章子怡跟葛优说想私奔,葛优说的不是“别想了谁要跟你这种人私奔”,而是“我这辈子就不是随心所欲的人,我没那个命”。

章子怡应该是怨葛优这一条。

葛优也不会为了章子怡忤逆倪大红扮演的大哥王先生(黄金荣)。他舍不得杀章子怡,大哥说主动说不杀了,他反倒说,还是杀吧。只有大哥撂话说:“是我说不杀的。”他才安心领了指示留章子怡一命。

送她走,是牵肠挂肚的,电影最后有段台词已经说的很明确了,葛优琢磨着伊人在何处,“应该在北方”,战乱后也不断寻找她。

最后葛优跟浅野忠信说:你怎么能不死呢。

除了恨日本人祸害了自己国家,恨他灭门了自己全家,也恨他把自己喜欢的女人当奴隶。

【陆先生】

接着那个“博爱”的逻辑来说。

第一次看电影觉得葛优有点浪费,就像是《北平无战事》里的刘烨,串起了所有人,自己戏份却不突出。

但是看二遍觉得不是。

葛优本就是一张好人脸,演“博爱”的黑帮头子,再加几分阴沉。

看上去从头到尾没什么表情和变化,但本来就是要压着演的吧。

对着被冷落的姨太太(阿娇),他装作平静地问:“是你怨我还是佣人怨我?”,实则是告诫。

舍不得杀了自己喜欢的姑娘,还得真心诚意地去问大哥,大哥说了才做,有点软弱,有点小聪明,精明的人最会表演真诚。

【王妈】

闫妮演的王妈很神奇。

面上管着一家老小的吃饭问题,每顿饭都要她尝过才保质保量(她忽然被杀,葛优的儿子抱怨家里饭菜一样不能吃)。老爷们拿她开玩笑说菜味道不对,她立刻觉得大件事,不好了,肯定是换了一口锅导致的。

这是贵族们最熨帖的忠仆,那种当高级仆人也有荣誉感又守好本分不想逾越阶级,最终跟主人产生亲情的旧时代图景。

但是,另一方面她还帮陆先生(杜月笙)找了个合用的杀手,教他怎么在陆先生面前表现,戴先生(戴笠)想跟影后好,她负责出面送钻戒。

有的解读怀疑她是杜月笙乡下的原配。但乡下原配这么这么心甘情愿当个仆人尽职尽责,似乎说不过去。

有解读认为她是军统特务,才能介绍杜淳进入杜月笙身边。这好像还有点道理,不然怎么戴笠的钻戒也要她送呢?

【童子鸡】

先表扬以下童子鸡的好兄弟,居然是王传君演的,完全认不出。

杜江以前在我印象里就是霍思燕的老公和参加真人秀的爸爸,超大的眼睛也没让他的辨识度更高。

但童子鸡这个角色真的很适合他,让他的大眼睛一下焕发出光彩来。

他能手起刀落地去杀人,但讲到老家的相好和“开苞”话题,又是羞涩腼腆的。大眼睛是单纯的,大部分时候是初到花花世界的单纯,杀人的时候是心无旁骛执行任务的单纯。

很多观众好奇的是,童子鸡杜江遇到了霍思燕,这条线索就这么短了吗?

程耳出版的电影同名小说集里,童子鸡的故事有后话的。

他被信仰宗教的妓女所救,妓女卖身有了他们的生活费,妓女求恩客才有了他再次“讨生活”的机会,他发达之后反过头来嫌弃妓女,最终抛弃了对方。

解放后童子鸡机缘巧合尚有身份,妓女则被划归到旧社会的残渣需要改造。

最重要的是:童子鸡在街上遇到了扫大街的黄金荣,把烟头扔进了黄金荣面前的粪桶里。

其实把这些都补上也不算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不过是命运的不同。

这么一想也许导演拍到童子鸡幸存就戛然而止也有道理,一群资深黑帮人士都死了,初闯江湖的童子鸡却在烟花柳巷活了下来,开了苞、有了爱情,这本也就是命运的一种。

【吴小姐不爱吃重庆菜】

吴小姐也是大家觉得很无用的一条线。

我一开始理解是吴小姐都是冰山一角,水面下的冰山,就是神秘的戴先生。

另外,吴小姐说自己喜欢上海所以喜欢吃上海菜,不喜欢重庆所以不喜欢吃重庆菜,启发葛优想到了一件事:自己的日本妹夫浅野忠信,说是喜欢上海却一直在开日料店。

但钱德勒老师提出了更细致的猜测:1946年戴笠飞机失事身亡,胡蝶重获自由。以胡蝶为原型的吴小姐,跟葛优说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时,那是重新回归正常生活的开始。

【安检】

陆先生(葛优)在香港海关过安检为什么是结尾?

一方面这是他的上海王国真正消失的时刻。黄金荣留在上海最后下场是扫大街到死,他做了最精明的选择。

另一方面旧社会已经瓦解,他没有了权威,过安检也如普通人一般。让举手举手,让脱帽脱帽。

开头葛优跟煽动工人罢工的赵宝刚说,自己喜欢上海、爱护上海、不想让上海乱。

大宅点心喝茶打牌跳舞看电影,是他的罗曼蒂克。

但他是在乱世中用暴力的博爱建立起的黑社会秩序,然后消亡了。

【罗曼蒂克消亡史,The Wasted Times】

今天看到好多人问,什么算罗曼蒂克?

这个应该没有答案吧,陆先生(葛优)喜欢的上海是罗曼蒂克,小六(章子怡)追逐的欲望是罗曼蒂克,电影是吴小姐(袁泉)的罗曼蒂克,上海滩的可能性是童子鸡(杜江)的罗曼蒂克,所谓旧上海腔调是很多现代人心中的罗曼蒂克。

但片名的英文是,被浪费的时间,The Wasted Times。

小六被浪费在密室里,渡部被浪费在军国主义梦里,陆先生被浪费在权力博弈里,人命被浪费在变革里。

《上海滩》里也化用了杜月笙的故事,主题曲写: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赵雅芝说,过了好多年亲自到了上海,发现黄埔江里没有浪的。

是啊都是你们想象的,时代大潮中的若干个传说捞起来,可能是言情小说里的公子小姐,可能是港式黑社会故事,也可能是谍战剧,又或者是工人们在旧社会的悲惨生活。

唯一真实的是,那些烟消云散了。


推荐: | 乐趣的玩具 | 纯粹的乐趣 | 罗曼史 | 罗曼史粉扑 | 罗曼史彩妆

本文标题:《罗曼蒂克消亡史》,解密和拼图的乐趣让我调高评分

罗曼蒂克消亡史 解密 拼图 乐趣 让我 调高 评分

网站首页 | 百分之一旗舰店 | 拼多多优惠券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2024-04-29 11:15:56

Copyright © 2024 百分之一.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0906146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