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的时候,鞭炮还有一项特殊的作用,造福百姓

新春佳节之际,人们会燃放鞭炮,来庆贺新年的到来。其实鞭炮(最初叫爆竹)在我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早在两千多年前,当时还没有发明火药和纸张,人们便用火来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因此人们称之为爆竹。之后随着火药,以及纸张的出现,人们开始用纸张包裹火药,从而产生鞭炮。那么关于鞭炮的作用,你知道哪些呢?且看【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独孤雁一一道来!

根据《神异经》的记载,“西方山中有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年惊惮,后人遂象其形,以火药为之”。也就是说当时的人们为了驱赶这种怪物,于是燃烧竹子,发出这种爆炸的声音,从而将其驱赶。由此可见,人们最初燃放爆竹,是要驱逐瘟邪,以求的吉祥平安。

根据南朝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载: " 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 这说明爆竹在古代的时候,爆竹是一种驱邪的音响工具,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虽然如此,这种风俗依然流传至今,然后到了唐朝的时候,爆竹开始产生新的作用,这项作用在今人看来,还有些不一般。

现如今城市里面都会限制烟花爆竹的燃放,然而在唐朝的时候,爆竹有了新的作用。据说,在唐朝初年的时候,有一年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他做了一项“改革”,他将硝石装在竹筒里,将其点燃后,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间的瘴气, 制止了疫病流行。 李田的这项“改革”,也成为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

之后人们开始改进爆竹,随着火药的普遍使用,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所谓的 "爆仗"。到了北宋的 时候,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 " 编炮" ,至此才正式产生现在的鞭炮。

有关爆竹的演变的历史过程,在《通俗编排优》中有着记载: "古时爆竹。 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 " 爆竹" 。

无论是驱邪,还是祛瘟,千百年来,爆竹都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爆竹,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人们除了辞旧迎新在春节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也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虽然爆竹会造成污染,但无疑这也成为 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值此新春佳节之际,编者借用王安石的一首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从中人们不难看出,时间虽然已经跨越千年,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未停止!祝愿读者朋友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

品读千年变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请关注【纵横五千年】


推荐: | 在换季的时候 | 在国内的时候 | 光还在地球的时候 | 作用的面膜 | 小时候就在想的事

本文标题:在唐朝的时候,鞭炮还有一项特殊的作用,造福百姓

唐朝 时候 鞭炮 还有 一项 特殊

网站首页 | 百分之一旗舰店 | 拼多多优惠券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2024-05-08 02:10:23

Copyright © 2024 百分之一.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0906146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