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化成就了北魏也灭亡了北魏

前言:

前秦在淝水之战后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鲜卑族拓跋部开始崛起,经过几十年的兼并战争统一北方,立国长达170多年之久,是第一个在中原建国超过百年的异族政权。北魏立足中原得益于其推行汉化政策,一方面汉化促使少数民族统治者接受中原王朝的伦理观念与制度,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巩固了统治;另一方面,民风淳朴、以武力为本的少数民族在汉化后迅速蜕化腐败,反而加速了政权的覆灭、民族的衰亡。

一.北魏的统一与崔浩改革的失败

1、北魏的统一进程

鲜卑族拓跋部,原来居住于今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过着游牧生活。西晋末年,拓跋跋犄卢曾帮助西晋与刘聪、石勒相对抗,晋封为公,后封为代王。338年,拓跋什翼犍建立代国,于376年被前秦吞并。淝水之战后,拓跋珪率领旧部脱离前秦,于386年称王,国号为魏。史称北魏、拓跋魏、元魏。北魏击败后燕进入中原,随后夺取刘宋政权的洛阳等军事重镇,接下来消灭了夏政权,击溃北部强敌柔然,平山胡,西逐吐谷浑,灭北燕与北凉,使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复归统一。至此,北魏统一了北方,与南方的刘宋政权并立,形成南北朝对峙的格局。

2、崔浩改革与北魏前期的封建化

随着进军中原,拓跋族开始与汉人杂居,统治者主动接受汉文化,一部分汉族地主进入北魏政权,试图改变政权的生产关系,促成了北魏的封建化。

拓跋珪攻克后燕国都后,自称皇帝,以中原之主的姿态自居,开始进行改革,以适应鲜卑贵族的统治。政治上,(1)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2)参照汉人制定官职、定礼仪、定律令、考天象;(3)令朝野人士束发加帽;(4)收集儒家经典,设置太学。经济上,(1)解散部落,按照地域居住;(2)设立八部帅,劝课农桑,鼓励农业发展;(3)给内徙居民耕牛,几口收摊。拓跋珪进入中原后,主动接受汉族礼仪、律法、官职,根据实际情况推行农业,主动学习,这是北魏得以立足中原的基础,得到了汉民的支持。

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时期,在北方士族崔浩、道士寇谦之的支持下,加快了封建化的进程。

政治方面,任用汉人,提高汉人的地位,北方士族大多为北魏所用。

经济方面,与民休息,减少农民负担。

文化方面,以道教为国教,建立太学,祭祀孔子,极力削弱拓跋族信奉的佛教,最后全国范围内灭佛。

崔浩等人激进的改革手段引起鲜卑贵族的强烈不满,加之太武帝晚年猜忌多疑,最终崔浩等人被杀,株连汉人多达两千余人。崔浩等人改革侵害了统治阶层鲜卑贵族的既得利益,激化了民族矛盾,改革策略过于激进,最后被杀。

二、孝文帝改革

崔浩时候,北魏的封建化一度陷入停滞,但是落后的政治、经济体制抑制了北魏的发展,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尖锐。孝文帝进行了全盘汉化的改革,历史上对孝文帝改革评价颇高,但事实上孝文帝的部分改革不适应国情,刻意降低拓跋贵族的地位,引起统治阶层的激烈斗争,北魏的覆灭源于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第一次改革内容如下:

政治上,整顿吏治和实行三长制。整顿吏治,官员任期根据政绩决定,俸禄由国家统一规定发放,不得自筹,加大反腐力度。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负责掌握乡党的田地,检查户口,征收租税,管理农民,征兵役徭役。三长制度加强了北魏政府对基层的管控。

经济上,制定推行均田制及新户调制。

均田令对不同性别的成年百姓和奴婢、耕牛都作了受田规定。授田有露田、桑田之别。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七十岁时交还国家。桑田种植桑、榆、枣树,不须交还国家。

1、凡15岁以上的男子,每人授给种植谷物的露田40亩,女子20亩。露田授田时—般按休耕周期加一或两倍,也称“倍田”。不准买卖,年老免课,身死还田。

2、初受田者,男子每人另授桑田20亩,限3年内种上规定的桑、枣、榆等树。

桑田可作为世业田,终身不还,可以世袭,但限制买卖。在不宜种桑的地区,男子每人另授麻田10亩,女子5亩,奴婢同样受田,按露田法还受。新定居的民户还可分到少量的宅田,每3口一亩,奴婢5口一亩,宅田也属世业。

3、奴婢授田和良人相同。拥有奴婢和耕牛的人,可以额外获得土地,奴婢同普通农民一样受田,人数不限,土地归主人;丁牛每头受露田30亩,一户限4头。所受之田不准买卖,年老身死,还田给官府。

4、地狭的地方,居民可以向空荒地区迁徙受田;地广的地方,居民不许无故迁徙,可随力所及向官府申请借种受田以外的土地。因犯罪流徙或户编无人守业的土地,收归国家所有,作均田授受之用。

5、官田给供田,离职时移交后任官。刺史15顷,太守10顷,治中、别驾各8顷,县令、郡丞6顷。新旧任相交接,不许出卖。

新户调制以一夫一妇为征收单位,每年交纳帛1匹,粟2石。十五岁以上的未婚男女,从事耕织的奴婢每8人,耕牛每20头的租调,分别相当于一夫一妇的数量;调帛中,每10匹以5匹进入国库,2匹为调外费,3匹为百官费用;平民80岁以上一子可以不服兵役;乡中有老弱病残及特困户,三长居民轮流照顾。

公元490年,孝文帝再次改革。一是迁都洛阳,二是改革官职、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从此鲜卑族完全汉化。

三、北魏的覆灭

孝文帝死后,走向封建化的北魏迅速衰落。一是统治腐败,汉化的鲜卑贵族迅速受到汉化糟粕的侵染,迅速腐败堕落,北魏宗室高洋王元雍与河间王元堔攀比富贵,重蹈西晋石崇王恺攀比的覆辙。同时,中央公开卖官鬻爵,宗室贵族疯狂搜刮,兼并土地,尚武之气荡然无存。二是重视门第,卑薄武人。进入洛阳的鲜卑贵族进入门阀士族行列,享有政治经济地位,留守在边境的军人集团受到冷落,六镇士兵地位大为下降,与中央政府矛盾激烈。

在皇族腐化、统治阶层、民族矛盾激化的背景下,相继发动了北方边镇、河北、山东、陇西四次大规模起义,腐朽的皇族屡战屡败,北魏依靠契胡部的酋长尔朱荣消灭了各路起义军,尔朱荣实际控制了政权,尔朱荣杀死胡太后、元钊以及王公大臣两千余人,史称河阴之变,汉化的鲜卑贵族遭遇毁灭性的打击,北魏政权名存实亡。尔朱荣专擅朝政,引发新的割据,鲜卑化的汉人高欢与关中武川军事集团的宇文泰分贝拥立元善见、元宝炬为帝,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四、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孝文帝改革具有积极与消极的作用。

积极方面:

1、恢复了北方经济。北方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农业、畜牧业均得到发展,手工业、商业日趋活跃,北方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

2、封建化速度加强,孝文帝之后北魏政权确立了封建体制。

3、民族融合,鲜卑贵族与汉人融为一体,文化上与汉民日趋一致。

消极影响:

1、民族特性消失,贵族迅速腐败。鲜卑族民风淳朴彪悍,崇尚武力,改革后贵族迅速腐朽堕落,侵蚀了北魏统治阶层的锐气与活力。

2、激化了民族矛盾。孝文帝改革激化了统治阶层的矛盾,一方面入主中原的鲜卑贵族跻身士族行列,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留守边镇的鲜卑军人却遭到冷遇,地位锐减,他们成为北魏的掘墓人。

通常以来,史学界对孝文帝改革评价极高,对孝文帝改革的局限性避而不谈,学者多数占在汉族优越感的高度上看待这次改革,并不客观。汉化是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的过程,北魏、辽、金、元、清对待汉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北魏、金是全盘汉化,抛弃本民族的习俗特点,当北魏、金丧失了民族特点,他们与汉民毫无区别,丧失了立国之本,旋即灭亡,全盘汉化预示着少数民族政权丧失了核心竞争力,迅速腐朽衰落;元朝是拒绝汉化,因此陷入到了无休止的政治斗争,自我毁灭退出中原;辽是藩汉分治,根据民族特点管理,因此建国长达二百余年;清朝是另一种形态的汉化,在政治体制、思想意识完全接受汉化,在权力分配上满汉结合,以满为主,统治中原多达二百余年。

北魏孝文帝改革完全汉化是一种极端化的改革,全盘汉化也就否定了本民族的优良特质,贸然的改革动摇了北魏统治根基。北魏的灭亡源于孝文帝改革。

文/一骑绝尘,历史百家争鸣特约作者


推荐: | 也不知怎么了 | 穿了衣服也变 | 吃了以后也没 | 吃多了也不怕 | 我自己也做了

本文标题:汉化成就了北魏也灭亡了北魏

汉化 成就 北魏 灭亡 北魏

网站首页 | 百分之一旗舰店 | 拼多多优惠券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2024-05-07 07:59:58

Copyright © 2024 百分之一.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09061460号-4